前言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官网
还记得《新上海滩》里那位风头十足的许文强吗?
还记得那个因为《神雕侠侣》而风靡全国的杨过没?
真是令人难以料到,曾经被誉为内地娱乐圈第一小生的黄晓明,现在新电影开映两天的票房居然只挣了334万。
这个数字得说挺让人吃惊的,开映两天就只赚了334万,真不算多,特别是相比一些大片的票房表现,这个金额简直就是微不足道。
一部网剧的表现都比这高出不少。
为了《阳光俱乐部》,黄晓明特意胖了30斤,还和残障人士同住了整整一个月,邀请了半个娱乐圈来帮忙宣传,甚至把自己妈妈都带到路演现场秀一场。
市场就是这么残酷,观众根本不买这份账。
曾经在金字塔顶尖的明星,怎么就变成如今这个模样了呢?
为了翻身拼了老命,增肥30斤却换不来观众一张电影票
2025年10月25日,黄晓明主演的电影《阳光俱乐部》正式开幕。
这部电影对黄晓明来说挺重要的,他在里面扮演一个智商不高的中年丈夫,名字叫吴悠。
为了把这个角色演绎得到位,黄晓明真是拼了老命。
他特意和真正的残障人士一起生活了一个月,细心观察他们的每个动作,每个表情。
不仅如此,他还硬是自己添了30斤,把自己变成了个大胖子。
拍完戏之后,他的脸都变得圆乎乎的,身材也完全变了模样。
在电影的宣传阶段,黄晓明可是使出了全部的力气,拼尽了全力。
他请了娱乐圈一大半的朋友帮忙站台,跑了好多场路演,累得腿都快跑断了。
最让人没想到的是,他竟然还把妈妈也请到了路演的现场。
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士,带着老妈妈东奔西跑,只是为了多卖几张电影票而已。
看到这场景,真是让人觉得挺难过的。
为了证明自己还行,黄晓明居然破天荒地接拍了一部7集的小短剧,这是他头一回尝试演这么短的剧集。
得说,以前的黄晓明可是专挑大男主的电影来接,现在却主动接拍短剧,这变化真是不小。
334万的票房,打碎了所有人的幻想
上映第一天,票房一出来,结果也就那么几十万块,真是令人哭笑不得。
第二天稍微有点起色,加在一起也就总共334万。
这个数字一公布,整个影视圈都炸开锅了。
得提一句,这位导演魏书钧可不是个陌生人,他上一部影片《河边的错误》票房可是飙到了3亿。
朱一龙主演的那部电影,不仅口碑挺棒,反响也很好,豆瓣上评价高,票房收益也挺可观的。
换成黄晓明主演,结果却变成这个模样,真让人觉得懵。
专业机构预测,照着这个走向,《阳光俱乐部》的最终票房大概就在833万左右。
这833万,意味着这部电影最终的收入大约是833万元人民币。
根本连制作费用的零头都凑不齐。
这个影片可真不得了,不光进了上海金爵奖的展单,还跑去了东京国际电影节,黄晓明凭借这个角色,差点拿到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。
从艺术的角度来看,这部电影确实算不上差劲。
再让人难过的是,观众偏偏不愿意走进影院。
不是电影不好看,而是观众根本不想看黄晓明在里面演戏。
从顶流到票房毒药,只用了几年时间
要回到2019年,那会儿黄晓明主演的《烈火英雄》还挺火的,也算是他最后一部票房还不错的大片男主角作品了。
自从那以后,黄晓明的电影路就显得挺坎坷,不太顺。
他打算搞个像秦昊那样的形象大翻新。
2020年,秦昊因为《隐秘的角落》中那款秃顶造型而火遍了大江南北,那个温和中带点变态的张东升形象,让不少观众一辆子忘不了。
黄晓明看到后,也觉得不错,打算试试打破以往的形象,碰碰新风格。
于是,黄晓明公开宣布自己将担任《戴假发的人》的主演,依然保持那种秃顶的造型。
结果呢?
这部电影计划在2024年推出,但票房表现挺差的,只有420万左右,豆瓣评分也只有5.1分,观众根本不怎么买账。
都是秃头,秦昊演出来的效果让人起鸡皮疙瘩,黄晓明那款看着挺尴尬的。
这就是演技水平的差别。
这还没完,黄晓明接下来主演的《最后的真相》票房也就5467万,在如今的电影市场,这个数字基本就是扑街了。
当年的杨过,被金庸亲自否定
要扯到黄晓明的演技问题,咱们得追溯到他的成名作开始说起。
回到2006那会儿,黄晓明第一次在《神雕侠侣》里扮演杨过。
这个角色让他在两岸三地都火了,觉得帅气的小生也被不少观众记住了。
那会儿,黄晓明真是红得不得了,走到哪儿都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。
让人挺不好意思的是,金庸老先生看完他的演出后,直接说了一句:没能体现出杨过的那个精神气儿。
其实,这话说得挺重的。
金庸老先生平时很少直接评价演员,要让他主动提这话,说明黄晓明的演技确实出了不少错。
杨过这个人物,应该是那种比较叛逆、挺洒脱,而且有自己坚持和原则的类型。
黄晓明演的杨过,更多展现的好像是那副帅气外形,内在的东西反倒没有完全给人呈现出来。
从那会儿开始,其实就偷偷埋下了线索。
黄晓明的演技一直没啥大突破,更多依靠的还是他的外貌和人气。
努力转型遇上影视寒冬,双重打击让人喘不过气
这几年,影视圈确实遇到不少困难,许多演员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冷清。
黄晓明的状况更为特殊,不仅碰上了行业的低迷期,他的转型之路也走得格外崎岖。
他这次可是想让大家看到,不只是会演那种霸道总裁的戏,他还希望挑一些有点深度、内涵的角色来试试。
《阳光俱乐部》里的吴悠,就是那么一个人物,一个智障的中年汉子,他妈得了癌症,哥哥虽然是医生,但对他也是漠不关心。
吴悠拉着一帮残障朋友,加入了个叫“阳光俱乐部”的团体,用笑容去抗衡生活的难过,跟他们一块儿过得倒也欢快。
这个人物的设定真挺感人的,黄晓明的演技也确实比以前好看了不少。
可观众压根就不给他这个展现的机会。
多年的“油腻”标签,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,怎么都甩不掉。
只要一提到黄晓明,观众们第一反应总是:算了吧,没兴趣。
比起直说他演技差,这样说其实更狠心,意味着大家都懒得去看一眼。
影视圈的低迷确实是真的,但在这寒冬当中,也有不少人过得挺不错的。
说到底,问题的核心还得怪自己。
2020年的短暂高光,反而更显得现在的落魄
要说起来,黄晓明其实也曾经有过东山再起的可能。
2020年,他主演的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上线后,热度一度飙到9900多,表现还挺不错的。
那部剧里,黄晓明扮演一个酷爱京剧的商人,和尹正扮演的戏子之间有着很不开的情感牵扯。
观众们的反应挺不错的,这次至少比他以前那些霸道总裁的角色更受欢迎一些。
那会儿不少人觉得黄晓明差不多要翻身了,觉得他靠转型或许真能重新得到观众的青睐。
没想到,现实很快就狠狠地打了大家一巴掌。
《鬓边不是海棠红》一播出,黄晓明的剧就接连掉链子,表现得不怎么给力了。
就像黑夜里突然划破的一缕光,蹿出一瞬间,却让四周的黑暗变得更浓了。
如今一提到黄晓明,大家脑海里不再只是他的作品,而是他那些绯闻不断、综艺场上的表现,以及那些让人觉得有点尴尬的时刻。
曾经靠演技出道,如今只剩下娱乐新闻
让人觉得挺讽刺的,可能就是他曾经那种“高贵男神”的形象,结果现在大家更多关注的反而是那些八卦和不太光彩的事儿。
黄晓明当年可是科班出身的,北京电影学院的正宗学生。
他可不是凭借选秀比赛走红的,也不是靠长得好看赢得人气的,而是真正靠演戏让观众记住的。
《大汉天子》、《神雕侠侣》、《新上海滩》这些早期的剧,演技啊,虽然说不上多么精湛,但起码还能坚持把故事看完,不会觉得难堪。
到了现在这些戏,演技一塌糊涂,剧情也不靠谱,看的让人头疼,真是越看越没劲。
查黄晓明的新闻,十个里面八个基本上都跟感情绯闻、综艺趣事或者娱乐圈八卦有关。
聊到他演技或作品的,多半没几个人谈过,大多都是关于感情八卦、综艺趣事或者娱乐圈那些事。
这才是真糟糕的地方啊。
一名演员最后被人铭记的,不是他的作品,而是那些八卦新闻。
他卯足了劲想靠作品站住脚,但市场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。
现在的观众啊,真是挺现实的,嘴巴也挺刁的。
光靠拼劲是不够的,光靠炒作也撑不起局面。
演技不上路,再怎么宣传也没啥用。
黄晓明现在的情形,就像个拼命挣扎却抓不到救命稻草的人,每次觉得有盼头,反倒带来更大的失落。
观众不买账的背后,是整个市场规则的改变
归 根结底,黄晓明的遭遇其实就是整个影视圈变迁的缩影。
那会儿,明星的光环可是保证票房的关键,要不怎么说“人气靠明星”呢。
只要是大牌明星担纲出演,观众们就会纷纷走进电影院买票。
那会儿的黄晓明,不管演个啥角色,粉丝都挺捧场。
而如今情况就不同啦,观众变得更加理智,也更懂得识别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。
他们不再会为了某个明星的名号而掏钱买票,大家现在更关注的还是作品的实际水平。
这个市场环境的变化,对那些靠长相和人气红起来的明星来说,真是一场大难题。
他们猛然意识到,曾经的优势,现在居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观众真正在意的,是那种能展现真实演技的表演,能触动心弦的演绎,以及那些看完后还能反复咀嚼、回味无穷的角色。
黄晓明在这点上,就是总差那么点儿,始终没能追赶上。
他其实很拼,不是说不努努力。
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回报,拼命也不一定就能成功。
市场确实挺残酷的,观众们的选择,也是用实打实的钱投出来的。
票房达到334万,简简单单就说明了观众的心声。
结语
黄晓明的经历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挺残酷的事实。
在这个圈子里,曾经的光辉可不意味着永远的胜利。
你要是增胖30斤,能和有残障的朋友一起吃住,还能请上一半娱乐圈的人帮忙炒热气氛,甚至把亲妈搬到路演现场,可这些都不一定能保证观众肯愿意走进电影院。
市场再怎么不相信眼泪,观众也不会为了那点情感就掏钱买单。
从内地娱乐圈的顶级小生到票房的绊脚石,黄晓明这几年就把这段路走得挺快。
这就是演艺圈,讲的就是这么回事儿。
当时代把你甩开的时候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官网,连一句再见都懒得说,只留下一个冷冰冰的数字:334万。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