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情民意是基层治理的“晴雨表”,民生服务是检验治理效能的“试金石”。在邹平市黄山街道,一场场深入基层的倾听、一条条精准直达的建议、一项项扎实有效的整改,共同构建起了政协工作与民生关切的连心桥。
沉到一线“听真音” 精准把脉“开良方”
“以前不了解政协工作,这次信息员跟我跑了一天,把难处都记了下来。”外卖骑手张磊对8月份“被跟班”体验印象深刻。为真实了解新就业群体状况,邹平市政协开展为期一周的“同工同休同餐”式“穿透式”调研。信息员们换上工装,与骑手穿梭楼宇,体验日常工作。
“他们跟我们一起送餐、找楼号、为停车发愁,‘进门难、停车难、休息难’这些习以为常的‘关键小事’被一一记录。”张磊说。今年10月,黄山街道悠乐里“暖新驿站”正式启用,驿站配备空调、微波炉等设施,目前已服务新就业群体30余人次。“以前送完餐只能在路边休息,现在有了驿站,能休息、热饭,像家一样。”张磊的感慨,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。
织密网络“聚群智” 拓宽履职“经纬度”
政协工作活力在于联系广泛、优势在于智力密集。黄山街道政协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,拓宽社情民意来源与参政议政覆盖面。
街道政协联络室与美团、饿了么等平台站点沟通,聘请有责任感的骑手担任“城市流动探头”和“民情前哨”。“我们每天在路上跑,能最先发现路段积水、垃圾堆积、小区设施损坏等问题。”已成为“民情前哨”的骑手王勇说,“通过政协渠道反映问题,感觉自己也是城市治理的一员。”
同时,街道将社区工作者纳入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。他们利用入户走访、运营社区开发的小程序、居民微信群等便利,将履职融入日常服务。“和居民拉家常、处理事务时,能听到最真实的民意。”铝谷社区信息员刘丹说,“比如通过微信群收集到小区绿化补种、非机动车停放等建议,很多被采纳。”这支“线上 + 线下”结合的信息员队伍,延伸至社会末梢,拓宽了政协参政议政的“经纬度”。
闭环管理“解民忧”提升群众“幸福感”
收集民意是基础,解决问题是关键。黄山街道政协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快速响应和闭环管理机制,确保问题“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”,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。
“信息员上报的问题,进入‘收集 —分析 —解决—反馈’闭环流程。”街道政协工作人员朱建树介绍,“对突发性问题,要求第一时间上报、研判和处置。”街道打造的“有事多商量·同心议站”平台,成为汇聚民智、化解难题、凝聚共识的重要阵地。在这里,民意被深入讨论、提炼,转化为政策建议。
家住济发现代城小区的张玉厚大爷对此深有体会:“楼顶很多已经不用的太阳能热水器,年久失修,存在安全隐患。”黄西社区信息员贾玉普将收集的问题提交到“同心议站”专题协商。政协委员、社区负责人、物业公司、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议,街道牵头组织施工队伍完成拆除清理。“问题反映没多久就解决了,效率真高!现在走在楼下安心多了。”张大爷的满意,印证了黄山街道政协闭环工作机制的成效。
从“听得到”到“做得实”,黄山街道用行动诠释“民生无小事”的内涵。在这里,每一个声音都被珍视,每一份诉求都得到回应,共同编织出了“心安黄山”的幸福图景。
通讯员 朱莉洁 刘慧杰 报道
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配资平台官网提示: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。